English

风雨兼程走向灿烂未来

1998-04-14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樊云芳 丁炳昌 我有话说

在艰苦探索和世人的高度关注中,海南省———这个中国最年轻的省份、最大的经济特区,走过了第一个十年。党中央、国务院建省办特区的重大决策被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,海南人民有能力赢得未来。4月10日,该省有关领导在向中外记者介绍十年成就时,以“风雨兼程”形容以往,以“光辉灿烂”描绘未来。

中国没有哪个省,在十年里经历了如此大的历史跨度:从一个边陲海岛、长期封闭落后的农业地区,一夜之间得到了全国最开放、最灵活的政策,得到了比其他经济特区更多的经济自主权,一步跨入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前沿阵地。当本地的人们还没有从惊愕、惊喜中回过味来,十万人才大军下海南,揭开了经济大特区波澜壮阔的序幕。

中国没有哪个省,在十年里经历了这般的大起大伏:建省初期如潮水般涌上这个海岛的投资者和人才大军,一度又像潮水般向岛外撤退;1992年春天房地产的热度遽升,这个海岛再度被推到浪尖。1994年,房地产退烧,海南“开发热”暴露出宏观失控、产业结构不合理、市场竞争不公平等现象。

在落差面前,一些人哀叹、惶恐、抱怨,一些人思索、反省、奋起;一些人消极等待,等房地产式的机遇再一次从天而降,一些人则以现实为起点,披荆斩棘、坚韧不拔地踏上了经济结构调整、扩大开放改革的新的征程。

尽管风雨时起,一批企业却在艰难中崛起,在这块“已经初步构筑起市场经济框架”的红土地上,冒出了像新大洲、椰风等在全国知名的现代企业,它们树大根深,骄人的业绩令全国同行瞩目。一批原先亏损的国有企业经过资产重组获得新生,其中海华轮胎有限公司已成为海口市名列前茅的纳税大户。年产30万吨合成氨、52万吨尿素的天然气化肥厂等五大重点建设项目已经或即将建成投产,4个投资额超过100亿元的大型工业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。而为世人瞩目、几度沉浮的洋浦开发区再次启动。4月11日,记者来到热气蒸腾的洋浦。管理局的同志告诉说,开发区已经兴建和正在谈的项目30多个。这里的供电、给排水、邮电通信、污水处理、道路、土地平整、环境绿化等由开发区企业投资经营,条件优越,不出区就可办理金融、保险、律师、会计、规划设计等一应事宜,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与时俱增。

海南是中国最小的陆地省份,又是中国最大的海洋大省,它同时还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热带资源。在房地产受挫的同时,对红土地和蓝海洋的开发悄然兴起。数万江西椒农和四川瓜农、4000多家省内外企业、200多家台商农业企业开进了海南的红土地,数以十万吨计的冬季瓜菜和数以万吨计的鲜鱼活虾运出岛外,打进全国各大城市的市场,农业产业化迈开了坚实的步伐。连续5年农业生产呈两位数增长的不凡成绩,终于引起了全国关注,热带高效农业成为海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。

海口市经济的止跌回升是海南省经济回暖的第一枝报春花,随着海口市的国有工业企业结束连续三年的亏损,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终于呈现出柳暗花明之势,国内生产总值在1997年实现了6.7%的增长速度,资源性工业、热带高效农业、热带海岛旅游业开始形成“三足鼎立”的产业结构新格局,全省的经济竞争力跻身于全国十强。

建省十周年前夕,海南省信息产业启动,更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不寻常的信息:在这个领域里,海南省已经在全国赫然领先。省领导班子早在“八五”期间就作出一个超前决策———大胆负债经营,投资30亿元人民币铺设环岛光缆,建设全国一流的电子信息公路。开始,有很多人不理解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一决策的深远意义已为越来越多的人认同。21世纪,信息产业将成为海南省的支柱产业,21世纪,海南要走向“信息智能岛”。

今天的海南,既有九十年代先进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公共信息网络,又有29万贫困农户;既有省会城市每百户居民拥有65部电话和16部移动电话的全国记录,又有一部分市县财政较困难;既有环境质量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的佳绩,又有空置房高达284万平方米期待消化……光明的前景和严峻的困难并存,诱人的机遇和再次创业的巨大艰辛同在。

第一个十年走完了,处于世纪之交的第二个十年将是什么样子?海南将继续起到哪些示范、辐射和带动作用呢?勤劳智慧、敢为天下先的海南人民将作出有力的回答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